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為中央研究院攜手16個醫療體系共同執行的多中心研究計畫,透過運用全基因體關聯性分析、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期望建立國人常見疾病的風險評估模式,以促進精準健康發展。
最新消息
研究團隊依研究經費狀況,依序完成基因型鑑定實驗,目前暫停報名,待研究經費足夠時,將再度開放報名。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為依人體研究法實施的研究計畫,懇請您繼續支持,讓本計畫為國人打造精準健康的願景得以實現。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為中央研究院攜手16個醫療體系共同執行的多中心研究計畫,透過運用全基因體關聯性分析、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期望建立國人常見疾病的風險評估模式,以促進精準健康發展。
最新消息
研究團隊依研究經費狀況,依序完成基因型鑑定實驗,目前暫停報名,待研究經費足夠時,將再度開放報名。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為依人體研究法實施的研究計畫,懇請您繼續支持,讓本計畫為國人打造精準健康的願景得以實現。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的目標為促進使用基因資訊發展精準醫療, 並逐步發展健康管理的最佳策略。TPMI 採用創新的研究設計,有別於過往單一疾病基因研究需要招募特定的疾病參與者與健康對照者,TPMI以人為單位,不限疾病,當參與人數達一定數量時,整個計畫便包含了足量的常見疾病人數以及沒有此疾病的人數,研究團隊便可高效同時發展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演算法。
從2019年7月正式啟動,醫研界千百人的力量涓涓匯集,2022年6月在50萬民眾的支持下超越里程碑,成為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感謝中研院與合作醫院共17個研究團隊,本著利他的心默默付出。超越里程碑之後,研究團隊仍將繼續努力,因為我們相信堅持做對的事,必將凝聚良善的光。
謹向幫助精準醫療研究發展的每一位民眾及學研醫先進,致上無限敬意與謝意。相信集眾之力,我們必能為自己、為家人朋友、為下一代打造精準健康的未來。
本研究計畫的完整收案程序包括四個步驟:簽署參與者同意書、上傳去識別化的臨床資料、完成基因型鑑定實驗及資料分析,以及將已有科學證據的實驗分析結果回傳給合作醫院,再透過醫院回饋給研究參與者。
計畫團隊期許能將學術研究量能傳遞給民眾,幫助民眾透過參與基因研究多認識自己,從而逐步建立精準健康的概念。
為推廣精準醫療臨床應用,除在中央研究院國家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進行基因型鑑定分析之外,台灣精準醫療聯盟的五家醫院也設置基因型鑑定實驗室,在醫院便可使用台灣精準醫療晶片(TPM array)進行基因檢測,增加即時性並提升臨床應用的效能.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與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建議,藉由對有家族史的病患或親屬進行中度到高度風險罹癌基因的檢驗,以早期預防和治療。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參照美國醫學遺傳學暨基因體學學會、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贊助的Clinvar資料庫等資料,做為癌症風險基因篩檢的依據。癌症風險相關基因篩檢,在晶片探針驗證通過後,未來可陸續提供臨床應用。
隱性遺傳疾病是由父母各遺傳到一個導致同一疾病的異常基因所致,但因父母都還有一個正常的基因可以產生功能性正常的蛋白質,所以都不會發病,稱之為帶因者。台灣精準醫療晶片能偵測數種顯性及性聯遺傳之疾病,篩檢結果可提供臨床參考。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參照美國醫學遺傳學暨基因體學學會、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ClinVar資料庫等資料,做為帶因者基因篩檢的依據。
隨著科學的進展,藥物相關的基因學研究成果不斷的增加,但能嚴謹的應用於臨床卻不多,因此,如何正確解讀基因篩檢結果和提供適當的醫療措施準則是當今藥物基因體在臨床應用上最大的挑戰。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主要依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資訊,並搭配 臨床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組織的專家建議,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贊助的PharmGKB資料庫等資料來提供藥物風險的基因型判別及用藥建議,以期達到安全有效的個人化醫療。
認識獨一無二的自己
截至2022年10月4日共計563,661,民眾加入精準健康的行列